close
您家的蜂蜜結晶了嗎?

寒流一波波來襲,蜂蜜結晶了耶!!

蜂蜜結晶了-是正常現象‧請安心食用

 

   為什麼蜂蜜會結晶呢?

蜂蜜是人類從蜂巢取出的,因此任何蜂蜜最初被蜂農取得時,均呈現液態,

伴隨時間和溫度變化,會逐漸轉變為粘稠或固態,這種現象稱為“結晶”。

蜂蜜本身具結晶特性,尤其溫度低於20℃或含水率低於20%時,蜂蜜中的

葡萄糖最容易析出而產生結晶,此屬正常物理現象,敬請放心食用。

 

   蜂蜜結晶了怎麼辦?

百花蜜、荔枝蜜、紅柴蜜具有較易結晶的特性,若是有結晶現象,請置於60度左右

溫水中約30分鐘即能溶解成原來液狀,建議儘快食用!或是將結晶蜜塗抹於吐司麵

包或餅乾上食用。入口後蜜香濃郁,口感綿密滑潤,讓您享受最營養的甜蜜美食。

 

   結晶蜂蜜-另類的食用法 

在西方國家人們常將結晶蜂蜜塗抹在麵包、餅乾等上食用,已成為餐桌上不可缺少的

高級佐食甜品,這些塗抹用結晶蜂蜜若在自然條件下產生,其結晶產生較慢且顆粒較粗,

如以人為方式控制在適當的水分及低溫下,蜂蜜就可以在短時間內結成油脂狀的結晶蜜,

並能長期保持結晶狀態,風味香純濃郁,是種另類蜂蜜,值得您來品嚐。

 

更多蜂蜜相關知識:

行政院農委會農業改良場 網站:  http://www.mdais.gov.tw/qa/qa_list.php

蜜鄉養蜂園 網站:  http://www.honeyhome.com.tw/

 

蜂蜜結晶是一種非常正常的物理現象,從蜂巢裡分離出來的新鮮蜂蜜,大都是黏稠透明或半透明的膠狀液體。在室溫條件下貯存,有些蜂蜜會逐漸混濁,進而凝結成白色結晶體,使人容易誤認滲有砂糖,事實上是因為蜂蜜本身含有葡萄糖與果糖,遇冷所產生的結晶作用,這就是蜂蜜的自然結晶。

影響蜂蜜結晶的因素很多,結晶快慢也和所含葡萄糖結晶核數量、溫度高低、含水量多少和外界溫度等密切相關,其中尤以花蜜組成與氣溫變化對其影響最大。剛分離出來的任何蜂蜜,外表看似澄清透明,但是,如果放在顯微鏡底下觀察,卻可以發現有許多葡萄糖小晶體不停地在運動。蜂蜜中葡萄糖的分子, 就圍繞著結晶核,像滾雪球一樣,不斷運轉逐漸變大,最後成為體積較大的晶 體,沉澱在容量底層。一般而言,葡萄糖含量越高的蜂蜜,結晶體越多,結晶速度亦快。

13~14℃是蜂蜜最易結晶的溫度,因此很多人習慣地把蜂蜜放在冰箱中貯存,並不是很好的貯藏方法。因為當溫度逐漸降至冷藏的5℃左右前, 已經過13~14℃的階段,很容易促成蜂蜜產生結晶現象,蜂蜜結晶以後品質不會改變,並且加熱後即可將結晶溶化以方便取用,只是當中的維他命與礦物質容易遭到破壞,因此蜂蜜於正常室溫下保存即可,可以避免一些結晶的現象。

 

資料來源:http://www.honeyhome.com.tw/old/pic/topics.aspx?id=244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炫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